(中非贸易研究中心讯)在
尼日利亚,
鱼类是家庭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约占该国蛋白质摄入量的40%,人均鱼类年消费量为13.3公斤。
图源网络
每年的鱼类总产量接近100万吨(水产养殖产量为313,231吨,渔业产量为759,828吨)。大部分由国内消费,而约有10%用于出口。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但已在世界许多国家被引进。它们具有抗病性,易繁殖性,可食用多种食物,可耐受低溶解氧的水质。大多数,能在淡水或淡盐水中生存,有些可适应海水。这些特征使罗非鱼适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养殖。
尼日利亚是仅次于埃及的非洲第二大养殖罗非鱼的生产国。1951年首次尝试进行鱼类养殖,包括罗非鱼和镜鲤。
尼日利亚罗非鱼养殖技术已经建立并经过测试,产量范围为200-2000kg/ha/yr。罗非鱼的水产养殖主要基于在集约化(商业)和半集约化(手工)生产系统,在池塘、水库和网箱中广泛种植。
尼日利亚渔业专家Anetekhai Martin称,尽管罗非鱼的需求量很大,但仍存在许多挑战。这些包括日益昂贵的运输、信贷制度缺失以及普遍较差的市场基础设施。
另外该国的鱼塘养殖规模较小,而商业饲料价格过高,因此他们使用可可豆荚果壳,棕榈仁粕和椰子粕等替代饲料来自己配制饲料。虽然大多数成分被证明是可行的,但它们并非在严格的生物安全条件下生产,因此有可能会影响最终产品。另外,电力成本和其他运营成本也是严峻的挑战。(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Laur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站转载或摘编自其它媒体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不承担连带责任;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如对版权有异议请于发表之日起10内联系本网,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相关权利。
版权声明:凡本站注明“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归Afrindex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欢迎各类媒体积极与本网站联络,互签订转载协议;欢迎投稿,投稿邮箱:info@afc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