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贸易研究中心讯)非洲淡水渔业主要以捕捞业为主,水产养殖业为辅。非洲拥有丰富的淡水系统,包括天然湖泊、人工湖或水库和河流。
主要的天然湖泊包括Albert、 Bangwuelu、 Chad、 Chilwa、 Edward、 George, Kivu、 Kyoga、 Malawi (Nyasa)、 Mweru、 Tanganyika、 Turkana和Victoria湖。主要的人工湖包括:Cahora Bassa、Kariba、 Kainji、Nasser-Nubia和Volta湖。其中,维多利亚(Victoria)湖是世界第二大湖泊、坦噶尼喀(Tanganyika)湖是世界第二深的湖泊,马拉维(Malawi)湖、坦噶尼喀(Tanganyika)湖和维多利亚(Victoria) 湖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周边高人口密度,属于“世界大湖”。
非洲的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
坦桑尼亚、南非、摩洛哥、
安哥拉、尼日利亚、肯尼亚和加纳等沿海和沿湖(非洲大湖)国家。其中摩洛哥在全球排名第13位,非洲排名第一,2016年渔业产量为140万吨。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上第二大湖,海岸线长3450公里,平均深度为40米,最大深度为80米。该湖由肯尼亚(6%)、乌干达(43%)和坦桑尼亚(51%)共有。维多利亚湖支撑着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淡水渔业,年鱼产量超过50万吨,价值6亿美元。该湖的渔业主要由两种引进品种尼罗河鲈鱼和尼罗河罗非鱼以及一种本地鲤科鱼类主导。尼罗河鲈鱼是一个利润丰厚的出口产业的基础,支撑着周边三个国家大约30家鱼类加工厂提供。三个主要城市(坎帕拉、基苏木和姆万扎)总人口至少有600万人依靠该湖泊来供应生活用水和城市用水以及废物处理。
在维多利亚湖周围的国家,渔业占GDP的3-5%。渔业对一些非洲国家的出口收入也有很大贡献,例如在乌干达,鱼类出口是两种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非洲内陆渔业产量从1950年的250,000吨增长到1999年的2,000,000吨,约占非洲总渔获量的50% (FAO,2000年)。
坦噶尼喀湖是非洲第二大湖,世界第二深湖。1100万人生活在坦噶尼喀湖流域,该流域分布在四个国家(布隆迪、刚果金、坦桑尼亚、赞比亚)。多达100万人居住在湖泊附近,有两个主要城市(Buyimbwa和Kigoma)。坦噶尼喀湖总渔获量的95%分别由两种鱼类Stolothrissa tanganicee和Limnothrissaruiodon组成,第三种重要鱼类是mukeke。118,000吨的年鱼产量主要是坦噶尼喀沙丁鱼。
非洲的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坦桑尼亚、南非、摩洛哥、安哥拉、尼日利亚、肯尼亚和加纳等沿海和沿湖(非洲大湖)国家。其中摩洛哥在全球排名第13位,非洲排名第一,2016年渔业产量为140万吨。
2016年非洲渔业(内陆捕捞业)主产国排名 |
非洲国家 | 非洲排名 | 全球排名 | 产量(吨) |
乌干达 | 1 | 7 | 389244 |
尼日利亚 | 2 | 8 | 377632 |
坦桑尼亚 | 3 | 9 | 312039 |
埃及 | 4 | 11 | 231959 |
刚果金 | 5 | 12 | 229300 |
备注:全球16个主产国占全球产量的79.6%。 |
(编选:中非贸易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Laur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站转载或摘编自其它媒体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不承担连带责任;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如对版权有异议请于发表之日起10内联系本网,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相关权利。
版权声明:凡本站注明“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归Afrindex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欢迎各类媒体积极与本网站联络,互签订转载协议;欢迎投稿,投稿邮箱:info@afc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