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贸易研究中心讯)据不完全统计,非洲人口数量约12亿,但每年的药品消费约100多亿美元,仅为全球的1%,且非洲大多数药品依赖进口,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医药市场。近两年来,中国中医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北京同仁堂在非洲多地陆续开店,并将继续开展投资业务,为非洲民众带去优质的
中医药服务。
近日,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和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共同举办“城市采访”系列活动之“北京携手非洲”活动,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家媒体的百余名记者走进北京同仁堂,近距离体验北京中医药文化、传统制作技艺。
北京同仁堂创立于1669年,至今已有349年历史。2016年11月,设在南非的北京同仁堂(非洲)有限公司开业,并在比勒陀利亚、德班、约翰内斯堡3地开设了5家门店。南非的同仁堂门店通过针灸、拔罐等传统中医诊疗手段,使许多疑难杂症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日诊疗量迅速提升,已有上万南非民众体验了“中医药”这一防病治病、健康养生的新选择。
据悉,同仁堂非洲公司28名员工中,来自非洲本地的员工高达80%;公司还与约翰内斯堡大学替代医学系签订了合作协议,以开办针灸课程为依托,培养同仁堂未来发展所需的中医人才。未来同仁堂将继续在南部非洲、东部非洲和西部非洲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展投资业务,为非洲民众带去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中非贸易研究中心分析,现在多数非洲国家人均医疗支出水平较低,医疗卫生水平亟待提高。非洲的医药业体制存在较大的升级改造空间,许多地区已经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但医药工业基础较薄弱,医疗卫生设施不健全,除了南非和埃及等少数国家的医药工业基础较好外,其他非洲国家生产的药品主要是一些常用的抗生素和解热镇痛等普通药物,剂型较为单一。且工业缺乏配套条件,制造药品的原料和包装材料等均依赖进口。但是,目前已有不少非洲国家已经在加大医疗卫生领域投资,药品支出日益增加。目前以北京同仁堂为代表的中国医药企业正抓住非洲医药市场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编选:中非贸易研究中心 )
责任编辑/cc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站转载或摘编自其它媒体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不承担连带责任;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如对版权有异议请于发表之日起10内联系本网,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相关权利。
版权声明:凡本站注明“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归Afrindex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欢迎各类媒体积极与本网站联络,互签订转载协议;欢迎投稿,投稿邮箱:info@afcan.cn